沂水村企合作共绘美好“钱”景


(资料图片)

走进沂水县院东头镇,最惹眼的就是成亩连片的生姜,院东头镇几乎家家户户都种生姜,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5万亩左右,平均亩产约4吨,年产姜20余万吨,产值可达10亿元,30余年来一直是该镇农户的收入支柱。

生姜极不易储存,易受恶劣气候、市场行情波动影响,而这些困扰种植户的“老大难”问题,近来一一得到了解决。“俺家里种了2.3亩生姜,以前发几场大水,就直接绝产。现在有了生姜保险,镇里建着加工生姜的大厂子,卖姜也不用愁,俺种姜可有劲头了。”院东头镇生姜种植户张玉超说道。

广西新天德能源公司依托院东头镇生姜种植优势,流转刘家店子村土地建成生姜合作社,带动生姜种植户2万余户、1200余名农民务工增收。而泓达生物公司建起生姜窖库、冷库、加工车间、果蔬交易市场,从根上解决“产供销储”的问题。昆润食品则与中国食品研究所建立产学研合作,把上游生姜生产车间产生的废物转化为下游车间的原料,做到“吃干榨尽”,带动生姜产业链底端农户收益提升50%以上。

通过构建“链主带动、链员增收、串链成群”的全产业链架构,小小生姜激发出村企共富的蓬勃动能,托举起乡村振兴和百姓的致富梦。龙头企业担任“链主”,入村领办合作社,设立车间、分厂,建起农业基地,推行优良品种、肥料用药、种植技术、操作规程、产品标识、加工销售“六统一”,保证生姜品质。群众入社成为“链员”,参与土地流转、入股分红,也可进车间务工,实现户均增收近万元。同时,4条生姜深加工生产线年产姜粉、姜油、姜辣素20万吨,占到全国市场的50%。种植、生产、流通、供应、分配“一体化”链条,实现生姜附加值最大释放。

“企业有效益,村里有收益,群众得实惠”这是沂水县“同心链”模式的核心所在。沂水县坚持把“万企兴万村”行动作为助力乡村振兴、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,探索创新“同心链”模式,推进“以工兴商、以商助农、以农带商、农商联动”,构建全产业链条,厚植村企合作“沃土”,培育村企共赢“良苗”,收获村企共富“硕果”,开辟强企、兴村、富农新路径,共同绘就企业、村集体、农民三方共赢的美好“钱”景。目前,沂水县138对村企结对,投入资金23亿元,实施产业项目26个,建设共富车间56处,提供就业岗位5860个,受益群众月均增收1300元。

从金龙山俯瞰,漫山遍野的桃树,不远处尹家峪田园综合体游人如织。凭借着“百桃”牌有机蜜桃和尹家峪田园综合体“农文旅融合、景田村一体化发展”,尹家峪村成为“理想田园的样板”。

产业链下沉盘活利用闲置土地,放大要素资源整合集聚的“虹吸效应”,为农业产业化注入“源头活水”。五洲房地产公司流转1781亩连片土地,打造国家级休闲农业旅游示范点——金龙山农业专业合作社,建设12处配套工程,引进9项先进技术,生产的“百桃”牌有机蜜桃以每枚38元的价格销往一线城市及海外。而桃脯加工、冷链物流、电子商务、展览销售、景村共建等项目进一步延伸了产业链条,实现年产值8000万元,纯收入3000万元。通过土地折股分红、包片责任制绩效分红,尹家峪村农户增收7-15万元,村集体增收40余万元,真正释放共同富裕“叠加效应”。

而金龙山脚下的尹家峪田园综合体项目,是沂水县唯一的山东省乡村振兴重大项目库项目,集休闲旅游、生态农业、历史文化、研学科普于一体,其中沂蒙花开旅游区刚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,年可接待游客200万人次,辐射带动项目区20个村、2.3万群众致富,走出了一条“一企兴多村、农文旅融合发展”的新路子,也让“农村美、产业兴、百姓富、生态优”的美好愿景成为现实。

村企合作、共兴共荣。沂水充满生机的沃土上,村庄和企业正“携手”并进,画出乡村振兴、共同富裕最大同心圆。(贾孝月 张佳婧)

标签:

X
X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北方信息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京ICP备2021034106号-50   联系邮箱: 55 16 53 8@qq.com